【肝炎】簡介
肝炎(學名:Hepatitis)是肝臟的炎癥。肝炎的原因可能不同,常見的是病毒造成的,此外還有自身免疫造成的。酗酒也可以導致肝炎。肝炎分急性和慢性肝炎。
肝炎基本知識
是否屬于醫(yī)保:醫(yī)保疾病
發(fā)病部位: 肝
傳染性:有傳染性
傳播途徑: 接觸傳播 糞口傳播 血液傳播 垂直傳播 性傳播
多發(fā)人群: 所有人群
相關癥狀: 鞏膜黃染 肝區(qū)痛 肝腫大 食欲不振 肝臭
并發(fā)疾?。?發(fā)作性睡病 病毒性肝炎 副鼻竇炎 甲型肝炎 缺血性肝炎
肝炎診療知識
就診科室: 肝炎 傳染科
治療方法:疫苗、藥物療法
治療費用: 市三甲醫(yī)院約(2000 —— 4000元)
治愈率:70%
相關檢查: 自身免疫抗體檢測 1分鐘膽紅素 血漿凝血因子Ⅴ活性測定 兒童體檢 肝區(qū)腹膜摩擦感 反映肝臟貯備功能的試驗 健康體檢 尿常規(guī) 肝功能檢查 定量肝功能試驗
【肝炎】哪些癥狀
典型癥狀
鞏膜黃染 肝區(qū)痛 肝腫大 食欲不振 肝臭 乙肝e抗原(HBeAg)陽性 大三陽 食欲異常肝昏迷 胃酸減少 乙肝e抗體(抗HBe)陽性 肝縮小 肝星狀細胞增生 肝質(zhì)地硬 轉(zhuǎn)氨酶增高乙肝表面抗原(HBsAg)陽性 肝功能異常 食欲減退
癥狀
肝炎的早期癥狀及表現(xiàn):
1、食欲減退、消化功能差、進食后腹脹、惡心、嘔吐,沒有饑餓感,厭吃油膩食物,活動后易感疲倦等。
2、面色黯黑、黃褐無華、粗糙、唇色暗紫等。
3、鞏膜或皮膚黃染,或出現(xiàn)“三黃”癥狀。
4、出現(xiàn)肝區(qū)隱痛、肝區(qū)腫大。
5、出現(xiàn)蜘蛛痣和肝掌癥狀。
【肝炎】應該做哪些檢查
常見檢查
自身免疫抗體檢測 1分鐘膽紅素 血漿凝血因子Ⅴ活性測定 兒童體檢 肝區(qū)腹膜摩擦感反映肝臟貯備功能的試驗 健康體檢 尿常規(guī) 肝功能檢查
一、檢查
1、血常規(guī):急性肝炎初期白細胞總數(shù)正常或略高,一般不超過10×109/L,黃疸期白細胞總數(shù)正?;蛏缘?,淋巴細胞相對增多,偶可見異型淋巴細胞。重型肝炎時白細胞可升高,紅細胞下降,血紅蛋白下降。肝炎肝硬化伴脾功能亢進可有血小板、紅細胞、白細胞減少的“三少”現(xiàn)象。
2、尿常規(guī):尿膽紅素和尿膽原的檢測是早期發(fā)現(xiàn)肝炎的簡易有效方法,同時有助于黃疸的鑒別診斷。肝細胞性黃疸時兩者均陽性,溶血性黃疸時以原為主,梗阻性黃疸以尿膽紅素為主。深度黃疸或發(fā)熱患者,尿中除膽紅素陽性外,還可出現(xiàn)蛋白質(zhì)、紅、白細胞或管型。
3、肝功能檢查
(1)血清酶測定
①丙氨酸氨酶(ALT,曾稱為谷丙氨酶GPT):是反映肝細胞功能的常用指標。急性肝炎時ALT明顯升高,AST/ALT常小于1,黃疸出現(xiàn)后ALT開始下降。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時ALT輕度或中度升高或反復異常,AST/ALT常大于1,比值越高,則預后愈差。
②天冬氨酸轉(zhuǎn)氨酶(AST,曾稱為谷草轉(zhuǎn)氨酶GOT):此酶在心肌含量高,依次為肝、骨骼肌、腎、胰。在肝病時血清AST升高,與肝病嚴重程度呈正相關。當病變持久且較嚴重時,線粒體中AST釋放入血流,其值可明顯升高。急性肝炎時如果AST持續(xù)在高水平,有轉(zhuǎn)為慢性肝炎的可能。
③乳酸脫氫酶(LDH):肝病時可顯著升高,但肌病時亦可升高,須配合臨床加以鑒別。
④Y谷氨酰胎酶(Y—GT):肝炎和肝癌患者可顯著升高,在膽管阻塞的情況下更明顯,YGT活性變化與肝病病理改變有良好的一致性。
⑤膽堿酯酶:由肝細胞合成,其活性降低提示肝細胞已有較明顯損傷,其值愈低,提示病情愈重。
⑥堿性磷酸酶(ALP或AKP):正常人血清中ALT主要來源于肝和骨組織,ALP測定主要用于肝病和骨病的臨床診斷。當肝內(nèi)或肝外膽汁排泄受阻時,組織表達的ALP不能排出體而回流入血,導致血清ALP活性升高。
(2)血清蛋白:在急性肝炎時,由于白蛋白半衰期較長,約21天,以及肝臟的代償功能,血清蛋白質(zhì)和量可在正常范圍內(nèi)。慢性肝炎中度以上、肝硬化、重型肝炎時出現(xiàn)白蛋白下降,Y球蛋白升高,白/球(A/G)比例下降甚至倒置。
(3)膽紅素:急性或慢性黃疸型肝炎時血清膽紅素升高,活動性肝硬化亦可升高且消退緩慢,重型肝炎常超過171vmol/L。一般情況下,肝損程度與膽紅素含量呈正相關。直接膽紅素在總膽紅素中的比例尚可反映淤膽程度。
(4)凝血酶原活動度(PTA):PTA高低與肝損程度成反比,<40%是診斷重型肝炎的重要依據(jù),亦是判斷重型肝炎預后的敏感指標。
(5)血氨:肝衰竭時氨的能力減退或喪失導致血氨升高,常見于重型肝炎、肝性腦病患者。
4、肝組織病理檢查:是明確診斷、衡量炎癥活動度、纖維化程度及評估療效的金標準,還可在肝組織中原位檢測病毒抗原或核酸,以助確定病毒復制狀態(tài)。
5、影像學檢查:B型超聲有助于鑒別阻塞性黃疸、脂肪肝及肝內(nèi)占位性病變,對肝硬化有較高的診斷價值,能夠反映肝臟表面變化,門靜脈、脾靜脈直徑,脾臟大小,膽囊異常變化,腹水等。在重型肝炎中可動態(tài)觀察肝臟大小變化等。CT、MRI的應用價值基本同B超,但價格較昂貴,且有不同程度的損傷性,如應用增強劑,可加重病情。
6、肝纖維化指標:對肝纖維化的診斷有一定參考價值,但缺乏特異性。
二、其他生化指標檢測
(1)電解質(zhì):重型肝炎常見低K+、低Na+、低CI-,亦可有低Ca2+、低Mg2+ 、低P2-等,肝腎綜合征時可出現(xiàn)高K+。
(2)血糖:超過40%的重型肝炎患者有血糖降低。臨床上應注意低血糖昏迷與肝性腦病的鑒別。
(3)血漿膽固醇:60%—80%的血漿膽固醇來自肝臟。肝細胞嚴重損傷時,膽固醇在肝內(nèi)合成減少,故血漿膽固醇明顯下降,膽固醇愈低,預后愈險惡。梗阻性黃疸時膽固醇升高。
(4)補體:當肝細胞嚴重損害時,補體合成減少。臨床簡則CH50和C3補體對預后有評估作用。
(5)甲胎蛋白(AFP): HBV和HCV感染與HCC的發(fā)生有明顯相關性,AFP含量的檢測是率選和早期診斷HCC的常規(guī)方法。肝炎活動、肝細胞癌變和肝細胞修復時,AFP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,應進行動態(tài)觀察。急性重型肝炎AFP升高時,提示有肝細胞再生,為預后良好的標志。
(6)汁酸:血清中膽汁含量很低,當肝炎活動時膽汁酸升高。由于肝臟對膽紅素和膽汁酸的運轉(zhuǎn)活動不同,檢測膽汁酸有助于鑒別膽汁淤積和高膽紅素血癥。
三、病原學檢查
(1)抗HCV IgM和抗HCV IgG: HCV Igm陽性提示現(xiàn)癥HCV感染,抗HCV IgG陽性提示現(xiàn)正感染或既往感染??笻CV IgM的檢測受較多因素的影響,如球蛋白、RF等,穩(wěn)定性不如抗HCV IgG。目前國內(nèi)多用酶免疫試驗(EIA)檢測抗HCV IgG??笻CV IgG低滴度提示病毒處于靜止,高滴度提示病毒復制活躍。
(2)HCV RNA:HCV在血液中含量很少,分子雜交甚至一次性PCR均難以檢出HCV RNA,常采用套式PCR以提高檢出率。由于影響因素較多及技術要求較高易產(chǎn)生假陽性和假陰性,分析結果時應結合臨床做出正確判斷。